不做乙肝两对半检查,小心这些严重后果!

不做乙肝两对半检查,可能会导致无法及时发现乙肝感染、延误病情治疗、难以评估传染性、不能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、无法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等严重后果。

1. 无法及时发现乙肝感染:乙肝两对半检查是检测是否感染乙肝病毒的常用方法。若不进行此项检查,即便感染了乙肝病毒,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时,很难察觉。很多乙肝患者在病情发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,如出现肝功能异常、肝硬化等情况时才被发现,此时治疗难度大大增加。

2. 延误病情治疗:早期发现乙肝感染对于治疗至关重要。通过乙肝两对半检查,结合其他检查结果,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乙肝携带者还是乙肝患者,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如果不做检查,患者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,导致病情逐渐加重,增加发展为肝硬化、肝癌等严重疾病的风险。

3. 难以评估传染性:乙肝两对半检查中的某些指标可以反映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强弱。例如,乙肝e抗原阳性通常表示病毒复制活跃,传染性较强。不做此项检查,就无法了解自身的传染性情况,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病毒传播给他人,对家人、朋友等密切接触者的健康造成威胁。

4. 不能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:对于未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,通过乙肝两对半检查可以了解自身是否有乙肝抗体。如果没有抗体,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,以获得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。而不做检查,就无法确定是否需要接种疫苗以及接种的方案,增加了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。

5. 无法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:定期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,并结合肝功能、乙肝病毒DNA等检查结果,可以动态观察病情的发展变化,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。不做检查,就无法准确了解病情的进展,不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,也无法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清晰的认识。

乙肝两对半检查对于乙肝的早期发现、诊断、治疗以及预防都具有重要意义。不做此项检查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,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。因此,建议定期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,尤其是高危人群,如乙肝患者的家属、经常接触血液的医护人员等。一旦发现异常,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,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。